1962年7月25月至8月24日北戴河中央工作会议上,《关于巩固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的决定(草案)》提交会议讨论。会上毛泽东大批单干风。“一搞包产到户,一搞单干,半年时间就看出农村阶级分化很厉害,有的人很穷,没法生活,有卖地的,有买地的,有放高利贷的,有娶小老婆的。”8月6日毛主席说:农村合作化还要不要?是搞分田到户、包产到户,还是集体化?这是到社会主义还是到资本主义。8月9日毛主席说:党内有些人变坏了,贪污腐化,讨小老婆,搞单干,招牌还是共产党,他们把群众当奴隶。党内有相当多的同志对社会主义革命缺乏精神准备。(据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整理)

  毛泽东曾支持包产到户进行试点和推广,后来又发生转变,这是为什么呢?1965年毛主席重上井冈山时,对陪同的省委书曾这样解释:我为什么把包产到户看得那么严重呢?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所有制的基础如果一变,我国以集体经济为服务对象的工业基础就会动摇,工业产品卖给谁嘛!工业公有制有一天也会变。两极分化快得很,帝国主义从存在的第一天起,就对中国这个大市场弱肉强食,今天他们在各个领域更是有优势,内外夹攻,到时候我们共产党怎么保护老百姓的利益,保护工人、农民的利益!怎么保护和发展自己民族的工商业,加强国防!中国是个大国、穷国,帝国主义会让中国真正富强吗,那别人靠什么耀武扬威!仰人鼻息,我们这个国家就不安稳了。

  包产到户是同农业合作化相伴随而生的一种现象。它反映了广大农民对家庭经营的积极性,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尤其是在手工作业的技术条件下。后来的实践证明,它是集体经济的一种经营方式和经营层次,仍然保留了集体经济的部分优点,在这个基础上,仍然可以实行双层经营,以至条件具备时发展为规模经营。农业合作化以来,几次出现要求包产到户的浪潮,都被当作资本主义来批判而受到压制。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在走了一段弯路后,毛泽东总结经验,找到以相当于初级社规模的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的这种形式是比较理想的形式。同人民公社化初期那种“一大二公”的形式相比较,这是有利于发展生产的,但它仍然不能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许多农民要求包产到户,正是这种情况的反映。对于毛泽东来说,不论是实行包工到组,还是包工到户、到人,他都可以接受,并且认为这是一种进步的经营管理方法。但是,一联系产量,即一搞包产到户,他就认为是一条危险的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所以,包产到户问题成为毛泽东一九六二年重提阶级斗争的导火索。在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究竟怎么搞,采取什么样的形式,这是需要根据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是否符合农民的要求,在实践中去探索的。(节录自《毛泽东传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