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促进经济增长、创业富民、推动科技创新与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但经济欠发达地区小微企业经营压力大,劳动力成本上升、利润空间缩小、融资困难等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从政府、银行、企业等三个层面提出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建议。

经济欠发达地区小微企业发展对策

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底层力量,在促进经济增长、创业富民、推动科技创新与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但在当前的国际国内环境影响下,经济欠发达地区小微企业经营压力大,劳动力成本上升、利润空间缩小、融资困难等问题越来越突出。

一、经济欠发达地区小微企业的现状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目前主要指那些产权和经营权高度统一、产品(服务)种类单一、规模和产值较小、从业人员较少的经济组织。

与发达地区小微企业相比,欠发达地区小微企业发展落后,由于市场化程度不高,城乡居民收入低,社会闲散资金不多,开放程度层次较低,对金融机构贷款的依赖度达到80%。欠发达地区金融机构在进行资金支持时,主要重点支持自然垄断行业和大企业,对小微企业的贷款门槛要远远高于大企业,且倾向于为小微企业发放短期贷款。因借不到长期贷款,小微企业便短借长用,导致逾期贷款增加。同时,欠发达地区专为小微企业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比发达地区更少,进一步加剧了小微企业融资难度。资料显示,欠发达地区小微企业发展中的资金缺口都要靠自身积累方式去填补,资金来源中由企业自身积累、内部职工筹措和亲友借贷组成的自有资金占到资金总额的70%以上,向银行借款获得的资金不足资金总额的20%

二、小微企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内生动力不足制约小微企业的发展壮大

1、生产经营基础薄弱。目前,经济欠发达地区多数小微企业从事劳动力密集型传统产业,大都粗放经营,主要依靠低层次、低价格、低利润参与市场竞争,产品低端单一,市场占有率低,附加值低,市场开拓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不强,缺少发展前景。

2、管理手段落后。小微企业主要实行个人或家族式管理,管理者普遍素质偏低,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理念,财务制度不健全,内控制度不完善,企业经营管理机制的科学性和约束性较弱。

3、信用评价等级较低。小微企业普遍偿还能力弱,经营业绩不稳定,内部管理不规范,经营信息不透明,很难取得较高的信用评级。

4、可供抵押的有效资产缺乏。由于欠发达地区小微企业目前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硬件设备和软件力量落后,企业竞争力不强,普遍缺乏自我积累,固定资产较少,抵押物不足,因而很难取得大量的贷款资金支持。另外,小微企业直接融资的空间极为有限,无法通过资本市场筹措资金。通过民间融资也因成本过高而大大压缩了利润空间。

(二)金融生态环境不完善影响小微企业的融资效果

1、信用担保体制作用有限。欠发达地区担保机构普遍存在规模小、缺乏风险分散与补偿机制等问题,使得担保资金规模与小微企业实际贷款担保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

2、金融机构贷款审批权限有限。在现有的金融宏观政策下,金融机构为控制风险,贷款审批条件严格,审批环节多。再加上近年银根普遍收紧,贷款难度加大。

3、银企对接不协调。小微企业贷款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对金融机构来说,成本高、收益低、风险大。加之企业自身原因,致使银企交流对接不够,资金供需信息不对称,加剧了中小企业融资难度。

三、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建议

(一)政府方面

1、促进各项优惠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建议政府部门加强对小微企业的分类指导和协调服务,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制定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的具体配套措施,引导小微企业从事国家急需发展的新型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扶持地方特色产业的开发与利用,鼓励和支持企业对原材料进行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并对各项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各项扶持政策落到实处。

2、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财政支持。一是要依法运用财政扶持手段,通过财政专项资金设立小微企业发展基金。二是完善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充分运用税收优惠、缓征或先征后返等方式对小微企业进行间接扶持。三是要完善小微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政策,推进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组建再担保机构,建立小微企业信用担保基金,提高小微企业贷款担保风险补偿资金规模。

3、大力发展微型金融。在推动国有商业银行及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开展针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同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应积极考虑推动成立一些地方小额贷款公司、社区银行、村镇银行,以提高小微金融机构覆盖率,专为小微企业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服务。

(二)银行方面

1、适当放宽贷款审批权限,简化审批环节。银行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适当放宽贷款审批权限,简化审批环节。对贷款条件不达标的小微企业,积极帮助拓宽思路,拓展营销渠道,拓宽发展空间,使之及早达到贷款投放条件。

2、加强银企合作,充分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矛盾。面对小微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信息不充分的实际情况,银行要加强对企业的实地调查,深入分析市场变化情况和重点企业的运行情况,了解客户生产、营销、资金运转状况,加强对企业主个人信用状况的评估,通过这些非财务信息,在业务报表不充分、不完整和不真实的情况下,通过调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加强金融业务宣传,推进信息公开。另外,还需加强银行信贷从业人员的队伍建设,提高银行信贷人员对小微企业调查和沟通能力。

3、积极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和内容。银行要深入研究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根据区域特点和行业特色灵活开展产品设计,提供更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积极拓展担保方式,灵活办理抵质押担保贷款,当小微企业第一还款来源不足时,可采取差额部分由担保公司担保,仓储、应收账款、仓单或底单、股权抵押权、商标专用权等多种担保方式和有效手段对第二还款来源进行补充,有效破解小微企业担保难或抵押品不足的瓶颈。

(三)企业方面

1、提高自身经营管理能力。小微企业自身要提高经营管理能力,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管理者素质,建立适应市场需要的经营管理机制,努力打造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同时要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规范财务管理行为,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加强财务管理。小微企业应建立健全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建立完善的财务报表体系,提高企业财务状况的透明度和企业报表的可信度。加强资金流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内部资金良性循环,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和还贷能力。

3、增强信用观念。小微企业要强化信用意识,树立良好的企业法人形象,充分认识企业信用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努力将信用理念制度化,渗透到企业的各个层面和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杜绝不良信用记录,提高企业还款的信誉程度。同时,小微企业要推行信息公开化,积极配合政府构筑信用体系,通过企业的良好信誉赢得外部融资支持。

(摘编自2013218《金融时报》)